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探索

网贷行业75%平台打破刚性兑付 不再承诺“兜底”

发布时间:2025-05-13 08:01:16 作者:qelx 点击:261 【 字体:

网贷行业正式进入后刚兑时代

网贷行业正式进入了后刚兑时代。网贷昨日,行业融360发布的平台网贷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打破兑付在纳入评级的刚性具备一定行业影响力的P2P平台中,有75%的网贷平台已经打破了刚性兑付,不再承诺“兜底”。行业此外,平台网贷行业新增平台数144家,打破兑付环比一季度增长11%,刚性累计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为1795家。

引入第三方机构

承担或建立风险保证金

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认为,行业打破刚性兑付的平台平台在往信息中介转型方面跨出了一大步。这背后既有监管部门“信息中介”政策定位的打破兑付施压,也有平台在经济下行的刚性大背景下迫于生存压力顺水推舟的有意为之。虽然刚性兑付的存在使网贷平台承担了风险定价的职责,成为了信用中介,与监管定位存在直接冲突,但客观上讲,正是 “刚兑”吸引了大批投资人进入,使得网贷行业获得了爆发式增长。

融360网贷评级报告显示,目前网贷行业中大部分平台已经放弃刚兑,转而寻求其他保障措施来保障网贷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平台自身或者关联方承诺刚兑的情况已经不多见,更常见的是平台引入第三方机构承担保障责任,或者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

原因:资金端刚性兑付和

资产端次级市场的冲突

融360分析师指出,破刚兑与降息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反映了之前国内网贷行业存在的:资金端刚性兑付和资产端次级市场的冲突。

据分析,过往P2P的高收益以及其高昂的获客成本,决定了其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反过来在资产端,P2P网贷就很难与银行、信托、资管、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竞争。大型优质企业、资质优良的机构及高净值融资客户,均可以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更“便宜”的资金。

P2P网贷的资金成本决定了其只能在相对次级的资产市场开展业务,更多是与传统的民间借贷竞争。次级市场就意味着贷款主体资质相对较差,违约率相对较高,而不少网贷平台却一直宣传称自己逾期坏账率为零,这是中国P2P网贷行业的一个人造神话。现在不少平台负责人已经公开表示,P2P网贷的坏账率不可能为零,而且必然明显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这是由资产质量决定的。

资产端的次级市场会导致网贷平台不可能在资金端实现持续刚性兑付,所以在高息与刚兑的情况下,P2P平台是没有办法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这就是过去网贷行业存在的内生悖论。烧钱推广、兜底刚兑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事实上在强监管压力下,不少平台的资金链已经吃紧,转型刻不容缓。唯有实现低息去刚兑,网贷平台资产端业务才能打入优质债权市场,网贷平台才能保持持续稳健的运营。

数据

网贷行业风险准备金覆盖率仅为1.87%

行业打破刚兑,固然有利于行业长期良性发展,但短期来看,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保障度难免会受到影响。不少网贷投资人对行业去刚兑的趋势表示反对,理由是目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成熟,网贷投资人也没有相应的时间精力与专业度对网贷投资标的进行风险识别,因此如果网贷平台不刚兑兜底,那么网贷投资安全性堪忧。

据了解,目前部分平台采取的是风险准备金机制来为用户提供资金安全保障,而风险准备金形式多样,如“风险保障金”、“风险备付金”、“风险救助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风险互助准备金”等。也有部分平台在建立风险准备金的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保障,将风险保障金作为第二重保障。还有的就是引入第三方风控机构,第三方风控机构提供信用风险评估服务,并向双方收取对应的服务费用划入专户,如果之后出现违约,那么视为信用风险评估出现误判,由专户资金根据合约进行垫付。

不过,根据融360数据显示,本次评级内大部分平台采取了风险准备金机制,结合平台公布的风险准备金余额与待偿余额数据,经粗略计算平均风险准备金覆盖率仅为1.87%。2015年底中国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5%,P2P网贷行业接触的资产质量远逊于银行业,不良率相对来讲更高。由此可见,网贷行业的风险准备金相对于坏账率的覆盖率明显不足。

“如果兑付危机发生,风险准备金告罄,损失很有可能要由投资人自己承担。”融360分析师说。

该分析师认为,打破刚性兑付对平台来讲,这意味着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也对平台上的资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破刚兑与降息引发的平台停业潮,则是网贷行业必须面临的考验,根据融360网贷评级报告2016年第二期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网贷行业新增平台数144家,环比增长11%,同比降低52%;累计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为1795家,环比降低3%。2016年2季度,新增问题平台253家,其中超过半数问题平台都属于主动停业。对投资人来讲,风险自担时代已经到来,对投资人的风险意识和辨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名词解释:什么是刚性兑付

所谓刚性兑付,就是指在网贷投资过程中,网贷平台承担了投资资金安全保障的全部责任,一旦标的到期无法按约兑付,平台便会出面“兜底”,垫付本金或者本息。平台实现刚性兑付,意味着把信用风险集中到自己身上,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信用中介,而非信息中介,这不仅与监管部门对网贷行业的定位冲突,也蕴藏了极大的金融风险。(记者 林晓丽)

标签:网 75% 打破 刚性 兑付责任编辑:吴择 吴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光遇飞翔季第三任务全流程详解 快速通关技巧与关键步骤分享

光遇飞翔季第三任务全流程详解 快速通关技巧与关键步骤分享
在光遇飞翔季的冒险旅程中,第三任务是解锁季节主线和获取限定奖励的关键环节。该任务以飞行技巧与路线规划为核心,涉及复杂地形穿越与光之碎片收集。将系统拆解任务流程,并提供经过验证的优化策略,帮助玩家精准完 ...

中消协秘书长彭新民在哈尔滨市调研消费维权工作

中消协秘书长彭新民在哈尔滨市调研消费维权工作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基层消协组织建设、投诉和解与投诉信息便利化、消费环境建设等情况,进一步健全消协组织履职效能和机构建设,完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工作机制,日前,中国消费者 ...

3•15年度报告|整治过度包装 倡导绿色低碳

3•15年度报告|整治过度包装 倡导绿色低碳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持续推进商品过度包装整治,促进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从标准宣贯、监管执法、曝光案例、消费倡导、文化引导等方面 ...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开征集消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线索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开征集消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线索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网购商品的合同规定“到货签收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买东西获得的赠品不享受“三包”服务、去餐厅吃饭被强制扫码点餐、卖家规定“最终解释权归经营者所有”……您是否在消费 ...

为受灾群众送去“冬日暖阳” 全国各级个私协会为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超2亿元

为受灾群众送去“冬日暖阳” 全国各级个私协会为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超2亿元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张林保)记者日前从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个协)获悉,自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地震以来,全国各级个私协会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震救灾、助力灾区 ...

买指定机票得2瓶泸州老窖?“飞猪”促销引发众多投诉

买指定机票得2瓶泸州老窖?“飞猪”促销引发众多投诉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近日,多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反映,他们参与了飞猪平台“买指定机票得2瓶泸州老窖”的活动,兑换时却发现有效期仅有2天;还有消费者买了5张指定机票,却只能兑换2瓶泸州老窖酒……《中 ...

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联合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践行简约适度理念

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联合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践行简约适度理念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确立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积极抵制过度包装等行为,既需要消费者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也需要经营者在供给侧发力,向社会提供有利于推 ...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指定管辖”格式条款涉嫌侵犯消费者三大权利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指定管辖”格式条款涉嫌侵犯消费者三大权利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日前,《中国消费者报》连续报道了30多家企业在“用户协议”中以格式条款形式规定消费纠纷处理方式、管辖法院,对消费者不公的问题。8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独家回应《中国消费者 ...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稳定肉牛奶牛生产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稳定肉牛奶牛生产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稳定肉牛奶牛生产 编辑:文竹 来源: ...

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

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传江)手机卡常年不怎么使用,数据流量也是关闭状态,可手机却不断产生数量不等的流量:有时一个月出现44条上网记录,最少的一次产生0.05KB的上网流量被收取0.01元。手机自带的流 ...

公交卡费用难退还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公交卡服务消费调查报告

公交卡费用难退还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公交卡服务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近年来,随着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公交出行。但公交卡卡费偏高、充值不便、退卡不易等问题为消费者使用公交卡带来不少困扰。为深入了解江苏省公交卡服务情况,4 ...

中国消费者协会启动2023年度“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

中国消费者协会启动2023年度“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2月1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启动2023年度“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活动从2月16日开始至2月27日结束,期间消费者可以登录微信、微博、今日头条 ...
返回顶部